DT4純鐵棒加工性能程序:DT4純鐵棒由于矯頑力的影響使得磁感應強度也隨之降低,但下降幅度不是很大都大于技術要求標準值。從圖1可以看出,由于升溫速率較快,由許多細小的晶粒還沒有來得及被并吞,造成材料的晶粒均勻度較差,這樣就導致晶界面積較大,位錯增大,使得材料內部應力增大從而阻礙了金屬的磁化作用;而圖2為采用800℃以上緩慢加熱的工藝方法,則其晶粒的均勻度要明顯優于沒有控制升溫速率的工藝方法,其內部的內應力會降低許多,DT4純鐵棒最終導致材料的磁性能有了一定的差異。因此,控制升溫速度對電磁純鐵DT4C材料磁性能有一定的影響。電磁純鐵0.5~2.5 mm冷軋板由3.5~4.5 mm熱連軋電磁純鐵板(%:0.005C、0.50Al)經350 mm四輥可逆式精軋機冷軋而成。結果表明,電磁純鐵板獲得較小矯頑力的最佳退火溫度為850~900℃,退火升降溫速度對矯頑力影響較小。DT4純鐵棒當冷軋變形量由28.6%增加至88.9%時,900℃退火后純鐵板的矯頑力由29.8A/m增加到73.5 A/m,獲得較小矯頑力的最佳冷軋變形量為≤45%。
DT4純鐵棒,技術要求 磁感應強度 B(T) 矯頑力Hc(A/m) 最大磁導率μm(H/m)
B200 B300 B500 B1000 B2500 B5000 B10000
工藝方法 ≥1.20 ≥1.30 ≥1.40 ≥1.50 ≥1.62 ≥1.71 ≥1.80 ≤32.0 ≥0.0151
1 1.218 1.301 1.420 1.512 1.621 1.721 1.803 24.53 0.02143
2 1.398 1.403 1.469 1.534 1.645 1.742 1.826 19.85 0.02489
3 1.401 1.435 1.478 1.548 1.653 1.753 1.859 18.43 0.02613
DT4純鐵棒降溫速度在900℃~700℃之間控制在≤50℃/h,是為了防止因冷卻速度太快而產生的熱應力影響磁性能。工藝方法1由于沒有控制降溫速度,會導致存在一定的熱應力妨礙材料的磁化作用,對其磁性能指標會造成一定影響。在生產過程中,在700℃以下冷卻時,由于真空熱處理的裝爐量通常不會過于飽滿,冷卻速度也較快,故在700℃~500℃之間控制冷卻速度能夠更好的確保材料的熱應力可完全被消除,從表3的矯頑力和磁感應強度等數據可以看出工藝方法2和3的差別不明顯,故在700℃以上的降溫速度對材料的磁性能有一定的影響,在700℃以下的降溫速度對材料的磁性能則影響較小。